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时间:2024-11-18 08:51:56 佚名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精选29篇)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

  翻开《傅雷家书》,一封封深情的家信映入眼帘,父母的谆谆教导、孩子的感恩之情,不觉已流入心间。

  《傅雷家书》,创作于9~9经历了文革初期,文革前,傅聪去波兰留学。此后与父亲傅雷常常书信来往。文革时傅雷家遭到抄家,傅聪的书信只剩下残余的几通,所以文章中大部分为傅雷对傅聪写的书信,故名“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书信,还是傅雷和傅聪交流艺术的平台,处处可见深厚的艺术功底。在一篇篇清新的文笔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即使相隔万里,依然不减。

  家书中最常见到的,还是关于音乐的内容。父子俩时常在家书中畅谈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对艺术家的评论。傅聪曾获得第五届肖邦钢琴比赛第三名,是有名的钢琴家,受过国内外知名音乐家的赞誉。这些功劳与他严厉的父亲是密不可分的。

  傅雷对小时候的傅聪严加管教。那时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在四周被日本侵略者包围的上海孤城,连大气中都弥漫着一种罪恶的毒氛。傅雷先生不让孩子去街头游

  玩,他把孩子关在家里,培养他的音乐和文化。他还十分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习惯,他要求孩子生活俭朴,学习认真,每天都要监督傅聪不停地连上几个小时

  的琴。不过傅雷并不是死板的教育。有一次傅聪正练着琴,突然来了灵感,弹着弹着就跑到自己的调上了。父亲察觉到异常,便走下楼来。傅聪吓得赶忙回到谱子上

  去。但这次,傅雷不仅没有责备傅聪,反而叫他弹自己创作的曲子,父子俩一起研究,并将刚才的曲子命名为《春天》。

  傅聪长大后远出家门出国留学、演出,傅雷的家书也一直陪伴着他。傅聪在外艰苦奋斗时,家书便是他唯一的慰藉。9年9月3日凌晨,傅雷夫妇戴着沉重的精神镣铐,离开了这个世界。两个多月后,当傅聪从一位法国朋友那里得知噩耗后,顿时天旋地转,热泪纵横。

  人爱其子,胜于一切。傅雷对孩子所灌注心血,全部融入到一封封家信中。傅聪在异国他乡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信念与精神。使他在海外孤儿

  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身边给他教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走自己正当的道路。他拒绝与祖国敌对的国家

  的邀请,从不做有损于祖国尊严的言行。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与傅雷在万里之外给他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

  早在两百多年前,此书一出就惊动了当时的社会高层。一边是烧书,一边是捧书,一边是“伤风化”的淫书,一边是“风情旖旎”的奇情书。

  其实我倒认为《红楼梦》并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也不是中心故事,但这一败涂地的悲剧确实是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无论怎样我们也都曾经为这两人的结局深深地感到遗憾。

  当然在地主阶级的两个叛逆者企图主宰自己的婚姻与命运,结局必然是悲剧性的。

  先说说林黛玉的个性与思想。她“孤傲自许,目下无尘”,同周围的环境表现出明显的不合拍,“所以贾府里除了宝玉这个知己是很少有人喜欢她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刀剑双寒严相逼”,“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一首葬花词就写尽了周遭环境的污秽,逼迫的激愤和对茫茫前途的绝望与哀愁。她的尖酸刻薄和好哭的特点,也源于此。是一个具叛逆精神的贵族少女的典型。

  而贾宝玉也是一个精神叛逆的典型,作为大观园里的富贵闲人,贾宝玉自然有许多公子哥儿的习性,在他身上深深地打着贵族地主阶级的烙印。但是,他同贾珍,贾琏,薛蟠之流相比,确实别具一样的性情。他不走所谓读书应举,出仕做官,立身扬名,光宗耀主的正道,反而攻击那些热中于功名利禄,仕途经济的人。骂薛宝钗等劝他留心仕途经济的话是“混帐话”,更是做出翻案的文章:“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写渣滓浊沫而已。”他甚至怨恨自己“为什么生在候门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着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正把人荼毒了!”这些思想与行为与封建正统的观念相对而立,自然为当时所不容。

  所以宝黛他们的思想可以说是一脉相通的。她从来不认为宝玉说的那是混帐话,认宝玉做知己,他们的爱情也是建立在这种共同的叛逆精神的基础上。从中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贯穿于他们的思想性格中的对封建正统,特别是对程朱理学以及八股科举的反逆思想;一是对自己,对自己的家族,也就上对本阶级的前途的一种无可奈何的绝望的感觉。林黛玉也许是因她是个女子,又处于无权无势,孤立无援的地位,所以生存的压力更重,愁与恨也就郁积欲多。一个是希望“一杯净土掩风流”,一个则希望化成飞灰,化成轻烟,或者死后被“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一方面是与周围极不相符的叛逆精神,一方面有对这种阶级产生的绝望感与没落感。

  这种叛逆的思想,在当时反映在爱情上是带有相当强烈的病态,畸形,伤感的。也只能落个“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结局了。贾母与王夫人处心积虑策划了一场骗局,硬是要把薛宝钗嫁给宝玉无非是为了使联络有亲的四大家族,亲上加亲,便于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一旦到了维护自己利益的关键上贾母即使将自己的命根子,心肝宝贝,置于死地也在所不惜。而宝黛他们却把自己婚姻的希望一再寄托再贾母身上,希望得到贾母的支持与允诺,简直是迂腐,软弱之极。

  想想他们用建筑在蔑视封建“仕途经济”的思想基础上的“木石姻缘”,去对抗封建卫道者精心安排的“金玉良缘”,怎能不落个玉石俱焚的下场呢?

  悲就悲在我们看尽了这种荒唐的阶级观念产生的爱情悲剧,还是无法避免在现实的社会中仍有被迫门当户对的才能成婚的想法,让婚姻远离了爱情,直至枯萎,永远不断延续着悲剧——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3

  湛蓝色天空中绽放着“白云花”,凝视着远处被雾隐约遮住的青山,眼圈泛红了,泪水涌上,心中被一股暖流包围着,回忆起那刹时间的回眸……

  ——题记

  我的书桌上放着一本《朱自清散文集》,一页一页,一张一张,都是他毕生的心血,那面快被我翻烂的《背影》,更是令我永难忘怀……

  一个普通的场面,一个简单的动作,触动了无数读者心中的弦,大家被这平凡的父亲深深打动……

  朱自清在回北京时,父亲来送他,火车还没有开走,父亲让他等等,去买几个橘子。朱自清靠窗坐着,看着父亲的背影,心里湿润了。然后,父亲抱着橘子回来了。过月台的时候,因为身子微胖,爬得很努力。父亲蹒跚地走了过来,把橘子放下,嘱咐朱自清好好照顾自己,然后慢慢地走了。他看见父亲远去的背影,流下了眼泪。

  世间的每一个父母都是这样,我们应该学会感恩,学会理解。我们是不是应该懂事一点?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报答他们呢?想想当年,他们耐心教我们系鞋带、梳头、写字……一步一步教我们走路,从不厌烦我们咿咿呀呀的学语。而现在,我们长大了,可开始恼他们的唠叨。有时回头想想,自己真的不懂事,父母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而我们却没有给予他们一丝的关心,身为人女,怎可以这样!

  是啊!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深深打动了许多人,在我的印象里,母亲的回眸同样令我有一样的感受:我的妈妈长期不在我的身边,因此,我非常想念她。前不久,妈妈回来了,我和她度过了美好的时光……几天后,妈妈又要走了,尽管有些不舍,却还是没有让泪水滴落。我随妈妈来到了车站,她头也不回的上了车。我赌气的坐在车站,注视着车上随人流走动的妈妈。紧咬着唇,不愿意让妈妈看见我的泪水。车渐渐开走了,妈妈转过头,给我了一个无比灿烂的微笑。看着这温柔的回眸,我再也忍不住了,泪水一滴一滴落在衣服上,望着往远方驶去的车,我狠狠擦掉挂在脸上的泪珠,笑了!

  那一个蹒跚的背影,那一次温柔的回眸,无一不体现父母对我们的爱。望着打开的书,我的眼睛再一次湿润了……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4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纯朴,正直,热爱劳动。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用血汗钱买来的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丑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被迫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孩子也没了。虎妞死后,小福子又表示和他一起过,可是当祥子找到一份稳定工作后去找小福子时,才知道小福子已在一个树林里上吊死了。

  此后,祥子就堕落了,原来那个祥子因为生活的压迫染上了吃喝嫖赌的恶习。原来那个祥子彻底消失了。

  祥子是一个悲剧,他尽了所有的力,也吃了所有的痛苦,但却依然落了个两手空空。这本书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真面目,如果不是黑暗社会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一个充满希望的热血青年走向堕落。祥子不奢望别的,他只是想要得到一辆车都这么难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

  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从前的热血。然而,他最终还是输给了自己。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5

  “若干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将会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百年孤独》的开篇这样写道。布恩地亚上校的记忆犹如一滴墨水坠落在宣纸上,无法停止地渲染开来。

  恰如《百年孤独》这个题目给人的感觉一样,开篇这段话,马尔克斯将时间和空间拉长延展,给读者以脱离现实时间的魔幻般的感受。

  1965年马尔克斯开始创作《百年孤独》,1967年6月29日小说发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马尔克斯。马尔克斯曾言:“活着为了讲述生活,生活并非一个人的经历,而是他的记忆。”《百年孤独》里描述的那样一个几乎神话般的世界,那里有马尔克斯童年眼中整个拉美国家真实历史的影射,有近代拉美社会百年变迁的缩影和拉美人民的精神意识,同时也融入了人类百年生存的斗争历史和凝聚的经验和精神,同时还提出了对现代人和社会命运发展前途的思索和探讨。所有这一切的内涵意义使《百年孤独》成为一部具有史诗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情节离奇令人迷惘。在小镇马贡多,布恩地亚家族上演着百年的兴衰史。这个家族由衰转盛,又由盛转衰,一百年的历程,转来转去,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一切都逃不出一个诅咒。霍·阿·布恩地亚与表妹乌苏拉近-亲结婚,阿苏拉担心会像姨妈和姨父近-亲结婚那样生出长猪尾巴的孩子而拒绝与霍·阿·布恩地亚同房。布恩地亚与邻居发生口角的时候,布恩地亚因为邻居嘲笑他被乌苏拉拒绝同房而杀了邻居。结果死者的鬼魂不断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搅得布恩地亚一家日夜不宁,布恩地亚家族被-迫迁移到小镇马贡多。起初布恩地亚家族人丁兴旺,但是随着内战的爆发和外敌的入侵,布恩地亚氏的命运急转直下,一代不如一代,甚至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领导的32次土著居民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到了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的时候,因为与姑妈乌苏拉通婚,结果生下一个带尾巴的男婴,正好应验了一百年前吉普赛人用梵语在羊皮纸上写下的密码,而这个密码的破译者就是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自己。这个无疑充满了讽刺的意味。而这个带尾的男婴,被蚂蚁咬烂以后拖入了蚁穴。随后,小镇马贡多消失在一阵飓风中。

  小说的架构是一个往复循环的结构,不管是情节或者是时间,甚至是人物的名字。马尔克斯将布恩地亚家族和读者拖入一个循环的时空中,让布恩地亚家族去经历循环的命运,让读者去感受布恩地亚家族的荣辱兴衰。作品自身的奇幻还不足以实现魔幻现实主义这一风格的完整性,同时读者在作品阅读过程中的镶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百年孤独》以复杂的背景和离奇的情节鹤立于拉美文学史之林,作品充满了理想的光辉。遥远的马贡多小镇上发生着离奇的事情:奥雷良诺领导了32次起义结果都失败;第六代奥雷良诺布恩地亚在晚年不断地织裹尸布;奥雷良诺第二则是不断地修理门窗;俏姑娘雷梅苔丝每天要洗好几次澡;小镇马贡多一场骤然而至的雨持续下了四年十一个月又两天,此后十年,马贡多滴雨未下;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对美尔加德斯的磁铁痴迷不已并且反复上当;第七代奥雷良诺是一个出生就有尾巴男婴,却被蚂蚁咬烂后拖进蚁穴;随后一场飓风吹走了马贡多小镇,吹走了一切,比那场持续四年十一个月有两天的暴雨带走的更多……读起来总是给人很虚幻很缥缈如此不真切的感觉。

  马贡多百年的变迁和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荣辱,是整个拉美社会变迁的一面镜子。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6

  今年寒假,我读了《狼王梦》一书。这本书讲了一只叫紫岚的母狼被权势欲望所吸引,时时幻映着自己的狼儿成为最高统治者的故事。

  小说扣人心弦,使我完全置身在了狼群之中,我的心也跟着紫岚一家的幸福而起伏。有人说狼妈紫岚是个被权力欲而扭曲的可怜的失败妈妈。而我却更多的被狼妈紫岚那博大无私的母爱所打动。是啊,紫岚妈妈为了这个梦想的后面,又有怎样悲壮的付出啊!为了把自己的狼儿培养成狼王,她又花了多少的心血!她把自己的所有爱都注入到了孩子们身上,她完全牺牲了自己,放弃了自己的婚姻,不再与其它的公狼配偶;她承受着肉体上的伤痛,几颗门牙在营救次子蓝魄儿的时候被捕兽器夹断了,为了培育小儿子双毛脚被摔跛了,胸前还永远留下了一道深深的难看的伤疤,她为了孩子们变成了一只丑狼;除了外表的牺牲,她的内心何曾得到过安宁!她承受了生活的艰辛,成长的困惑,失子的痛苦,老年的孤独;即使在她生死的最后一秒,她也要奋不顾身,与老雕博斗而同归于尽,让自己的子子孙孙扫除了一个隐患。她默默地奉献着,不断地为自己的儿女着想,多么博大的母爱啊!

  在我们人类生活中,其实也有这样的母爱。母亲望子成龙负出了多少代价。母亲总是为着儿女不断操劳,白天送子女读书,晚上准备晚饭,洗衣服,还要关心儿女们的学习情况,品德表现。有多少母亲不是也象狼妈紫岚一样处处想着子女,为儿女默默奉献而不图回报的吗!狼子们没有这个智商来品味和珍惜母爱,可作为我们人类子女,我们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起来,为我们的父母分忧呢?你为辛苦一天回家的父母倒茶了吗?主动分担一些家务了吗?母亲节对母亲说声祝福了吗?让我们快快拿出我们的爱的表现吧!

  母爱是博大的,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我们要珍惜它,用我们的爱作为回报!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7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想必喜欢幻想的同学一定都看过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写的《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吧?它讲述的是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所见所闻。记得我刚拿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紧张曲折的情节、神秘莫测的海底世界、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深深地吸引住了。我一口气读了三遍仍然爱不释手。现在,让我们怀着好奇心,带上无穷的想象力,跟随我再次走进《海底两万里》的精彩世界,开始这充满传奇色彩的海底之旅吧!

  故事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的人们发现了一只所谓独角鲸的大怪物,阿龙纳斯教授接受邀请参加捕捉行动。在捕捉过程中却不幸与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掉入水中,意外游到了这只怪物的脊背上。后来得知这原来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这潜水船是一位叫尼摩船长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尼摩船长囚禁他们在这艘潜艇上做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故事就发生在这海底两万里的十个月旅程中……

  我最感兴趣的是这本书的科学性。书中涉及了许多生物知识和部分物理知识,例如说:动物的分类、光的反射、潜水艇的构造、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这是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不仅使我大开了眼界,认识了很多海洋生物;而且让我爱上了科学,真是受益匪浅啊!

  最让我感动的一幕是:阿龙纳斯到海底采珠场。忽然,有条巨鲨向采珠人扑来。尼摩船长手拿短刀,挺身跟鲨鱼搏斗。在尼摩船长被鲨鱼的巨大躯体所压倒,危在旦夕时,尼德?兰迅速投出利叉,击中鲨鱼的心脏。船长救起那个穷苦的采珠人,又从自己口袋里取出一包珍珠送给他。对于尼摩船长,因为我现在年纪还小,无法读懂作家所塑造这个人物的真正用意,但是从这件事情中,我觉得他虽然神秘莫测,但却有强烈的正义感,是一个勇敢、善良的人!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书中的仆人康塞尔。首先,他对主人的非常忠诚。在文章开头,他在得知主人要去参加危险的捕鲸,甚至有生命危险时,果断地选择了与主人同去;还有当主人落水的时候,他也勇敢地跳了下去与主人共存亡,这是多么的忠诚啊。其次,他非常博学。文章中他不厌其烦的对各种水生动物进行分类,很好学,对科学的爱好使他掌握了许多海洋知识。我不禁想到了自已,平常看到别的同学成绩好很是羡慕,但自已总是不太用功,吃一点苦就受不了。所以我应当以康塞尔为榜样,向他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

  本书作者——儒勒?凡尔纳是一位杰出的科幻小说家,他一生驰骋于幻想之中,创作出众多的著名科幻作品,如《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凡尔纳的幻想不是异想天开,都以科学为依据,他所预见到的很多器械,后来都变成了现实生活中的实有之物。凡尔纳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他并不是人类科学的老师,真正的老师是幻想!幻想,让我们发明或发现新的事物。所以我们要热爱科学,追求科学。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8

  《欧也妮·葛朗台》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中的一部杰出作品。故事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序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有位天真美丽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破产落魄的亲戚,为了资助他"闯天下",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激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慈母从此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丧失父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这类痴情女子负心汉的故事我们并不少见,但是为什么巴尔扎克的这本小说会成为一部杰作呢?除了由于巴尔扎克为情节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行动背景外,更是由于小说作者创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据安德烈·莫洛亚考证,其实巴尔扎克只去过索缪一次,而且仅仅停留了几个小时;有人还找出小说中的破绽,证明故事更像发生在图尔。这些都无碍于作品的真实性。巴尔扎克对索缪的描写,无非是为了提供一个人物活动所需的典型场所,它可以是索缪,也可以是别处,但必须是法国在那个时代的内地社会的缩影。同样,到索缪去寻访小说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劳的。他们是巴尔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内地人物的典型。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艺术真实的感染力来自他对观察所得的提炼和加工,来自他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读者心目中获得的认同。老葛朗台的性格是显然与守财奴的传统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一译阿巴贡--编者注 只知吝啬,虽然也爱财如命,但是仅仅热衷于守财,连放债都舍不得。而老葛朗台却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为了赚钱,他不惜掏空自己积攒的金银。他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像老虎、像巨蟒,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会果断迅速地扑向猎物,万无一失地把大堆金银吞进血盆大口般的钱袋。有人发革命财,有人发复辟财,而他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索缪城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尝到过他的利爪的滋味,却没有人恨他,索缪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缪的光荣。他实际上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因为他代表了在那个社会具有无边法力的金钱。对金钱的追逐是一种顽固的意念,而小说想证明的偏偏又是这种意念的破坏力量,它摧毁了整个家庭。

  巴尔扎克的这部代表作,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出葛朗台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吝啬鬼形象。据说,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与后来成为他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时的产物。巴尔扎克本人非常珍爱这部小说,称它为"最出色的画稿之一"。一百多年来,这部作品以其自身独特的文学美学价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因此赞誉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9

  我惊异于高尔基的勇气:他这样详细甚至于带着一种自嘲幽默的口吻回忆他黑暗肮脏以至于令人绝望的童年.

  那个年幼时就丧父,寄宿在外公家里的小男孩阿列克谢从小就生长在人类一切的罪恶之中:暴力、辱骂、报复还有各种各样不堪入耳的肮脏事情。这里仿佛是一个连阳光都避之不及的黑暗角落,罪恶泛滥成灾,蔓延成一条散发着恶臭的河水。三岁的纯洁的未经任何罪恶污染的小男孩阿列克谢,天使一样的阿列克谢,似乎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而触犯了上帝,使上帝一怒之下无情地将他扔进了这肮脏的臭水里,让他在充斥着荒诞与野蛮的境况下生长,颇有些自生自灭的味道。

  于是,三岁的小男孩阿列克谢便蹒跚着开始了在黑暗生活中的寻找。能够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自生自灭的阿列克谢身边出现了一位慈祥的守护神,多年生活在这样黑暗的角落里,所幸没有使她的心灵变得一样黑暗。她所终生敬仰的上帝使她至死都怀有一颗纯洁的心灵。外祖母出现在阿列克谢充满苦痛的生命中,带来一朵黑暗中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小阿列克谢的生活。每当暴力和罪恶侵入,试图腐蚀他纯洁的心灵时,外祖母总会适时地出现,用上帝和一切光明美好的事物将黑暗的阴影驱赶。外祖母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外孙的心灵,希望他能在恶劣的生活境况下茁壮、健康地成长。当看到她就算受到莫大地痛苦时仍然诚心地赞美上帝和圣母时;当看到她在火灾中临危不乱、镇静地指挥灭火时;当看到她逆来顺受地接受老伴的毒打时;当看到她捧着外孙挣来的几个钱币而落泪时,我彻彻底底地被感动了,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除了母爱还有外祖母的爱。

  这是我在阿列克谢黑暗的生活中寻找到的第一朵温暖灿烂的阳光。

  事实上我在惊异与高尔基的同时也惊异于我自己,因为这样一本催人泪下的名著我居然没有理所当然地泪流成河。是吧是吧,我越来越没心没肺。但是在读到“好事情”一章时,心里真是很感动呢。我想“好事情”应该是一位辛勤敬业的科学家,由于种种原因,生活变得穷途潦倒,只得住在阿列克谢家的简陋的小屋里。他每日醉心于自己的科学研究,无暇理会他人的闲言碎语。阿列克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和“好事情”成为了朋友。品德高尚的“好事情”向阿列克谢灌输着纯洁的思想,教导他要成为一个对祖国热爱,将来为祖国所用的人。然而这位优秀而孤独的科学家在世俗人们的眼中被冠以各式各样丑恶的名号,最终不得不在卡西林的驱逐下独自离开了阿列克谢的家,阿列克谢也为此而感到伤心不已。“好事情”与外祖母都净化了阿列克谢的心灵,不同的是外祖母的净化是建立在虚无的信仰之上,“好事情”则是用先进的思想和知识对其进行教育。阿列克谢在他们悉心的关怀下,内心对这肮脏的社会抱以极大的希望和感恩。

  我找到的第二朵阳光充满智慧和希望。

  对于“好事情”,我感到的是可悲。作家在这里通过对这一形象的塑造,想要向读者展示十九世纪沙皇统治下人民的愚昧无知,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是惊醒我们的书”,的确如此。

  但是,这本书更多地带给我的,是感动,感动过后,是深深的震撼。震撼于在如此肮脏的社会中,还有这么善良的人们。他们用他们的善良来感化身边的人,感动身边的世界,尽管被打被骂,他们从无怨言。这是一种灵魂的高尚,他们是上帝的天使,他们是平凡的伟大。

  善良,展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品性,一个民族的高度!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0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 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 “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 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

  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

  “不跪着教书”, 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

  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鮮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 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1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狐妖描述了阿龙纳斯在一次意外中遇到神秘人物印度的达卡王子,然后跟着他的游艇经过海底,看到海底里面的各种新奇事物及美景。同时也遇到海底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

  假期里,抽时间拜读了科幻小说之父——凡尔纳先生所著的《海底两万里》这本名著,感慨万千。

  凡尔纳先生一生写了六七十部科幻小说,成了世界上拥有读者最多的科幻小说家。而《海底两万里》写于一八七零年,是凡尔纳著名的科幻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其中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在想:这无非是一本科幻小说,随便翻翻吧。可是在翻的时候,却深深地被它的内容所吸引。

  这部小说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这事发生在一八六六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在追捕过程中不幸落水,泅到怪物的脊背上。其实这怪物并非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船。潜水船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尼摩船长邀请阿龙纳斯作海底旅行。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岛、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许多险情。最后,当潜水船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辞而别,把他所知道的海底秘密公布于世。

  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凡尔纳科幻小说的所有特点。曲折紧张、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瞬息万变的人物命运,丰富详尽的科学知识和细节逼真的美妙幻想融于一炉。作者独具匠心,巧妙布局,在漫长的旅行中,时而将读者推入险象环生的险恶环境,时而又带进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妙境界;波澜壮阔的场面描绘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刻画交替出现,读来引人入胜。

  最令我佩服的是凡尔纳先生的想象力。一八七零年小说出版的时候,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可是他成功的塑造出了鹦鹉螺号潜水艇。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制造出了真实的潜水艇,这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这是怎样的预见力?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书中都包含了大量的科学、文化、地理和地质学的知识。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还告诫了人们在看到科学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重视防止被坏人利用、危害人类自身危机的行为;提出要爱护海豹、鲸等海洋生物,谴责滥杀滥捕的观念。这些至今仍然热门的环保话题,早已在两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见留下有关人类正义更深层次的思考,才是此书让读者感受丰富多彩的历险和涉取传神知识后,启发我们以心灵更大的收获。

  并不是每一本科幻小说都像《海底两万里》一样富有强烈的可读性,它作为一本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远见加博学累积成的小说,不但为对海底知识了解不详尽的读者解读了他们的旅程,更让后人看到了古人的智慧与文明。整部小说动用大量篇幅,不厌其烦地介绍诸如海流、鱼类、贝类、珊瑚、海底植物、海藻、海洋生物循环系统、珍珠生产等科学知识,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学启蒙小说。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2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枉凝眉》

  《红楼梦》,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红楼梦》中她葬花的一段情节,是她的个性体现的焦点所在。她的自卑、自尊、自怜在她的《葬花词》中袒露无遗:“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煞葬花人,独把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捧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一个世俗之人无法明白她的思绪,“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面对落花,她想到自己死后的情景,无法释怀,又潸潸泪下。在封建礼教前,她的自卑激发了她的自尊,当宝玉挨打后,工于心计、精于世故的薛宝钗送来了药丸,而且还用训教的口气规劝宝玉改邪归正。但作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宝玉的支持人——善良孤傲的林黛玉却只是一味地哭,把眼睛都哭成了桃儿一般,她的哭不是软弱,她以哭这种独特的情感体验来真诚声援宝玉,默默对抗封建礼教,因此只有他们二人的心才贴得最近,爱得最深。

  “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作者通过林带玉的眼睛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聪明多才、美貌体弱的病态美人。这么一个柔弱的女子,无视世俗的传统规律,反其道而行之。在经受了无数摧残之后,生命尽头到来之际,封建社会的狰狞面目加速了她的香消玉陨。看过《红楼梦》,我们不会忘记黛玉临死前的那个场景,病危之际,紫鹃四处求人,却没人肯帮。为避免晦气,贾母把宝玉的婚事也转到别处去办理。一面是成亲的喜庆景象,一面是死前的哀怨凄婉,“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无怪乎黛玉的葬花吟诵。什么地方有一个干净的、理想的地方,究竟什么地方有我自己的理想的地方,是香丘呢,我现在所处的现实社会都是污浊不堪的,我要找一个自己的理想的地方,黛玉至死不放弃对自由的追求。我们为之揪心,为之愤懑,一对追求自由的青年男女在封建的枷锁之下生离死别。“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就这样在宝玉的婚庆锣鼓声中离开了人世。带着她的那份甜蜜走了。甜在何处?甜在这个人不接受世界,世界不接受人的世界上获得理解和亲爱,在孤独无依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温暖;在情爱无傍的世界上,宝玉是她心中永远的伤痛。虽然最后她成为了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3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鲁迅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讲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风雨故园”。

  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鲁迅童年的事情。

  鲁迅的爷爷——周福清是被皇帝点中的翰林,全家都以此为荣。但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后来他的爷爷犯了罪,被抓到了京城,判了个死刑。从此,周家败落了,鲁迅父亲的病也就因此越来越严重。鲁迅从此“家、三味书屋、当铺”来回跑。在这期中,鲁迅也曾想过从此不读书,因为他想到了他的爷爷、子凌公公(鲁迅的长辈,考了一辈子,结果连秀才都没考上,最后变疯了)、父亲、三味书屋的寿先生都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到头来什么也没有。但是,鲁迅的父亲就希望他们三兄弟能读好书,将来好给周家增光。结果真的给他盼到了,鲁迅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成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了解了鲁迅的童年,我觉得看《朝花夕拾》也就比原来更易懂了,因为我已经初步了解了鲁迅——这位伟人的童年生活。

  《朝花夕拾》有十篇文章,再加上一头一尾的小引和后记,一共有十二篇。刚开始看这本书是一页一页、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地接着看,但后来我发现有几篇文章太深奥了,我根本看不懂,所以只好跳过去不看。可是有些文章,就好比《狗猫鼠》吧,我虽然可以从文中看出鲁迅对小动物的关心、爱护,但是我却看不到更深层的意思——《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的“流言”,表达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幅媚态”等特性的憎恶。

  还有,《无常》我根本看不懂,但是,我可以从导读中理解一点意思,主要还是为了讽刺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

  在“风雨故园”里,我真的看到了《父亲的病》中所说的那样“要原配的蟋蟀一对”,还有更离谱的呢,要什么了生三年霉的豆腐渣熬成灰,什么三年的陈仓米……唉,那些“名医”真是想得出什么说什么啊!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也反映了旧中国的科学、医术的落后和平民的愚昧无知。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4

  大家都喜欢看童话故事吧?我也是,我特别喜欢看《格林童话》,假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译林出版社的《格林童话全集》,里面一共有215个小故事,真是一本童话宝典啊!

  《格林童话》是德国的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俩一起搜集和整理的民间童话,就像一个色彩斑斓、瑰丽奇幻的童话百花园,让每一个读故事的人学会分辨善与恶、贫与富、勤与懒。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十分适合小孩子去读,童趣十足,让我们在笑声中体味人世间的各种情感。书中的小红帽、白雪公主、小矮人、青蛙王子、莴苣姑娘、大拇指、聪明的小裁缝等可爱的故事形象让我难忘,都深深印刻在我的记忆中,带给我许多的梦想。《格林童话》中的每一篇小故事都蕴含着道理,教我们怎样去做善良的人,让我们拥有一颗童话般美好的心灵。我感觉自己就像真的走进他们的世界,跟着他们一起欢乐和悲伤!

  我印象最深的是《穿靴子的猫》,那只猫可不是一般的猫,它会说话,还能让贫穷的主人变富裕。故事是这样的:一位农民有三个儿子,而他的遗产只有磨坊、一只驴和一只猫。在他临死的时候,把磨坊分给了大儿子、驴分给了二儿子、猫分给了小儿子。而小儿子却想:大哥能用磨坊磨面,二哥能用驴子拉东西,而我的猫却什么也不会,还不如把它杀了呢。可是猫却说,给它做双靴子,保证小儿子会富起来。猫利用自己的智慧设计了很多圈套,让国王和魔法师连连中计,最终让国王和魔法师纷纷上当。最后猫的主人和公主成了亲,还当上了国王。我感觉这只猫很勇敢,有勇气有智慧,能让自己的主人从很贫穷转变成一位伯爵。《穿靴子的猫》以前没有收录在《格林童话》中,是后来补录的,虽很少听说,但却十分幽默,故事中的国王虽然很有钱,但却很愚蠢。故事告诉我们:智慧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相信智慧的力量,智慧往往能改变一切。所以我们要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识,做一个充满智慧的人;而且不能投机取巧,也不能把金钱看得太重。

  我还喜欢《聪明的兄妹》这篇,它讲的是一对小兄妹的故事,他们的母亲死后父亲给他们找了一位继母,但是继母十分凶狠。由于家里穷,继母就把兄妹俩丢进森林里饿死。第一次他们俩用小石子作记号,从森林里找回了家;第二次他们用面包屑做记号,可是面包屑被鸟儿都吃没了,他们在森林里遇上了老巫婆,这个狠毒的老巫婆想吃掉他们,但是他们没有被吓倒,用勇敢和智慧把老巫婆烧死,又历尽千辛找到了回家的路。这时继母已经死了,兄妹俩就和父亲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兄妹俩真勇敢,还十分有智慧,不仅想办法找回家的路,还用计谋战胜了老巫婆。我们以后也不要被困难吓倒,遇到困难要沉着冷静想办法,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战胜困难。我还觉得,做人一定要善良,做个好人,不要像他们的继母那样做坏事,因为人世间的事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做一个对别人关爱的人!

  书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比如:《灰姑娘》让我明白了要以一颗真诚美好的心去面对每一个人;《白雪公主》让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的,坏人通常会伪装自己;《渔夫和他的妻子》告诉了我们,做人不可以贪心,要靠真本领去生活;《三片羽毛》告诉我们做事情要尽心尽力,认真去做;《青蛙王子》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信用。《格林童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深深打动着我,让我学会了勇敢、智慧、坚强和诚实。《格林童话》的文字并不华丽,也没有刻意地描写大道理,但每一个故事都会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让我们时时刻刻感受它的温馨,带着我们走向一个纯净的绿色世界。

  童话让我们变得更加纯洁,童话让我们变得更加善良;童话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与美好。让我们都来读《格林童话》吧,让每一个温馨的故事带我们走进童话的世界,成为我们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5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成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全书主要是通过对起义英雄的歌颂和对他们的斗争的描绘中具体表现出来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使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

  本文作者是施耐庵。本书有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这些英雄好汉都有着自己的称号如:小旋风-柴进、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本书讲述了许多的故事如:武松打虎、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卢俊义活捉史文恭……本书共二十六回合(我买的书故事不全)。每回合讲述两个故事,共五十二个故事,其中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是:武松打虎。主要内容是:(只说精彩部分)武松见老虎又扑了过来,略一侧身,纵身跃起,双手抡起哨棒,用尽全身力气一棒子从空中劈下,只听“啪”一声,哨棒断成了两截。原来武松这一棒打在头顶的树枝上,震得那树连枝带叶纷纷落下。这样又激怒了老虎。它纵身想武松猛扑过来。武松急忙后退,闪过老虎这一扑,老虎的两只前爪恰好落在他的前面。武松丢掉手上的那半根哨棒,双手把老虎揪住猛地往地上一按,狠狠的打了一两百下,老虎全身是血,死了。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喝酒会误事而且会伤害人的性命,像李逵等人喝多了酒就会杀人。还知道了:宋江他们替天行道,智勇双全,抓到一些好汉就劝他们归入梁上并厚礼款待。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6

  其实每个大人都可以做一个“大小孩”。但为什么还会有人骄傲?其实,只要每个人有一颗纯洁,善良的心,以及有心体会人和事就可以,这样就可以体会花草树木、动物和人,我们的小王子就是这样。

  小王子是一个很小的人。他住在一个星球上,一个很小的星球。那里什么都好小好小。包括他所拥有的两个小火山和一朵玫瑰花。那里太小了,所以小王子每天都要早起清理可能长出来的猴面包树苗,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只需要三棵小树,也许就会把这个星球的土地全部的霸占。这个星球太小了,小王子只需要向前或者向后走几步,就能看到刚刚出现过的日落或者日出。那里太小了,以至小王子知道,如果他有一头绵羊,他将永远不可能将它丢失。因为,羊能去哪里呢,这里这么的小,它能跑到哪里去呢?

  这是一个平实的故事,一个童话。但这仅仅是一个童话吗?它用那么平实的语言,来向你倾诉着一些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就像小王子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但我们是一群既不属于大人也不属于孩子的群体,我们的心是应该和大人般,还是如同孩提样?

  孩子的世界里,天空可以是红色的。就好象也许1万个大人都会说修伯里画的只是一个盒子,可是小王子却看到盒子里,一只健康快乐的绵羊在睡觉,而且盒子里还放满了足够的草料。大人的想象力的翅膀会变得嬴弱甚至到了最后,完全丧失了它;大人们仰望星空,却感觉只能看到星星而不是许多善良的眼睛在眨动。

  长大了就一定是好的吗,还是说孩子的纯洁是完美的呢?我陷入了沉思。

  我们是特殊的,我们不再是孩子,也不会成为那种“大人”,我们活在了现在。在这个神奇的年代,一般的纯洁,天真似乎已经不再如此重要,当然亦不可失去。我们的未来是在我们含有这颗心的同时,进一步成为一个“完全的大人”。拥有纯洁,不失风度;保有天真,不失求知;享有快乐,不失刻苦。这才是我们这个特殊群体应有的存在方式。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7

  卢俊义本是大名府里一富户,由于他“棍棒天下无双”,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所以“名震河北”。又因他长得“身躯九尺如银,威风凛凛,仪表如天神”,被江湖人物称之为“玉麒麟”。

  据书中介绍,当时的北宋王朝内忧外患频仍,北方的金、辽王朝虎视眈眈,对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而当朝皇帝又历来只重“文治”不重“武功”,加之朝政腐败,贪官遍地,国家积贫积弱,“猛士”奇缺。卢俊义虽身不入官籍,仅是一个在野的“员外”,却“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为己任,一心希望有朝一日能“殚赤心报国,建立功勋”。可就是这样一个忧国忧民的有志之士,最终也被迫上了梁山。

  卢俊义本不把梁山英雄们看在眼里,而且还常常故意和梁山英雄们“叫板”。一则梁山英雄们敬仰卢俊义是个顶天立地的豪杰,二则宋江希望借助卢俊义一身好武功,捉拿杀害梁山第一任掌门人晁盖的史文恭报仇。所以尽管卢俊义一再和梁山挑衅,并且在捉住了卢俊义而卢不屑与梁山英雄们为伍时还把他放了。可后来的事情发展,却令卢俊义始料不及。在卢俊义外出期间,卢家后院起火,他的老婆不甘寂寞,和管家李固勾搭。李固害怕卢俊义回来后事情败露,同时又垂涎卢俊义的家财,于是借卢俊义被梁山擒住为由,用卢家的财产,买通官府上上下下,诬陷卢俊义私通梁山。在那个钱能通神的社会,卢俊义纵有一千张嘴也无处申辩。被贪官梁中书逮捕后,不问青红皂白,屈打成招,并处以死刑。由于昏君无能,奸佞当道,一个本应为朝廷效力的忠义之士,却无端被推上了梁山,看了真是令人感概不已。

  卢俊义被迫上梁山的故事又一次告诉我们,什么叫做“逼上梁山”。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8

  《西游记》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天下,人们无不在作者富厚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肯定社会生活的反应,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虚幻的神魔天下,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起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名流传》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著《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的合称。本书的三位传主都是人类历史上极富天才而创建至伟的人物,他们的人生富厚多彩,他们的作品博识宏博,他们的影响历经世代而不衰,罗曼·罗兰牢牢紧驾驭住这三位有着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他们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从而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第一主人公,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量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力。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警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敢斗。与至高至尊的玉皇大帝敢斗,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隽誉;与妖魔鬼怪敢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快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醒目的神话英雄。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19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童年。在童年里有苦也有笑。但都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则在鲁迅写的“朝花夕拾”里就是写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回忆。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在“朝花夕拾”中作者将自己在童年和青年所难忘的人和难忘的事,用语言真情的流露出来。说明作者在童年和青年时所难忘的经历。在他童年里不是很好的。他做的每件事都得不到长辈的认同。这使他感到很难过,但是他没有感到人生的黑暗到来了。他则是将这些长辈的不认同改为动力,写进这部“朝花夕拾”里。他要告诉我们,在童年中的无奈释放出来。同时也给家长们一个理解和同情的心态对待我们像鲁迅在童年里那种不被长辈重视的警钟。

  在“朝花夕拾”中,给我最深的一篇则是“狗,猫,鼠”。在这篇有趣的散文中,不是题目所吸引我,也不是内容好笑有趣的文字,而是鲁迅在童年里与一只仇猫的叙事。作者与猫的关系和对猫的讨厌。这说明鲁迅在童年里的不知与单纯。也写出作者在童年与一只猫的搏斗。

  从鲁迅写的(朝花夕拾)中,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童年和青年中不是很好过的,但这也时时刻刻充满着美好的回忆。

  鲁迅的童年 和青年是酸酸甜甜的。我们的童年和青年也像鲁迅一样的。童年和青年过得好或坏它都会留给予们回忆,所以鲁迅和我们的童年青年都是美好的。

  细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享受着不时从字里行间中透露出来的那份天真灿漫的感情,眼前不由出现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自然画。

  我读鲁迅先生这些对童年回忆的散文,正如读着发自迅先生心底的那份热爱自然,向往自由的童真童趣。我仿佛看到了幼年的鲁迅,趁大人不注意,钻进了百草园,他与昆虫为伴,有采摘野花野果。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的严厉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

  一切感受都是那么天真烂漫,令人回味,也学就引起了我心中的共鸣吧,因此我才会那样喜爱,尤其是作者以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读起来让人感到异常的亲切,充满激情。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0

  《水浒传》读完全书,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只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己祖国,对自己的亲人,对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下,仍无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之后,对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一个“义”字!

  义,可以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代。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真理可以奋不顾身,因为强烈的正义感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奋斗的,什么是不该做的!

  当宋江  受招安以后,宋江成为了一个朝廷的忠臣。他的思想是为国家出力,保人民平安。晁盖死后,宋江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这对起义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是《水浒传》中宋江的一大关键。受招安以后把梁山上的“替天行道”大旗改为“顺天护国”,他也由起义军首领走到服从朝廷的顺臣。这时,宋江的思想是:我是热爱国家的,皇帝代表国家,朝廷不负我,我不负朝廷。他不听吴用等好汉的劝阻,去征起义军领袖方腊,打得十分惨烈。难道不觉得很傻么`````不觉得他太忠心了么?

  并且当时如果人民生活舒适,那么怎么会有100多好汉奋勇起义 如果忠臣当道,那么为什么高逑会当宰相 如果国家太平,那么金朝来干吗 如果军队十分丰足,那么何必招安呢?这里面有太多的如果了````````

  我看来,水浒传不止是一本有意思的小说,更是一本反映当时社会的历史书.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没什么用,只不过把《水浒传》好的地方举了出来而已~!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1

  我爱读书,尤其爱读感人至深、启迪人生的书。假期中有幸拜读了英国作家亚历克斯·希勒的力作——《天蓝色的彼岸》。刚开始我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打开这本书的,没想到这部作品篇幅不大,但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让我欲罢不能,一气呵成地读完了它。阅读之余,感觉情感上得到了美的享受,精神上有了善的升华。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触动心灵的人性寓言: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了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这是一部最适合在我们这个年代看的书,单纯、清新、温暖的文字,教会人们学会关爱、珍惜生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情感,呈送给人们最真切的感动和最伟大的爱,在不可抵挡的人性光辉中让我们感悟生命和死亡……我对哈里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因为他毫无预兆的就去了另一个世界,很多事情还未来得及做,就匆匆的去了,真是遗憾﹗可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命运会在你人生旅途上给你做意外的安排。读完这本《天蓝色的彼岸》后,我深深地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就是我们对待死亡的态度。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命题,决定了我们会选择如何对待生命的方式。由此,我深深的思考着这么一个问题:如果今天是我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会怎样度过呢?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2

  对于我们来说,自己能风平浪静、与世隔绝的活一辈子就好了。但对于梁山泊那108条好汉来讲,只有让天下老百姓不生活在战乱之中,能够过上舒心生活才是他们的心愿。

  在《水浒传》中,我看到了以宋江领导的梁山泊108将农民好汉英勇斗争的画面,体现出了好汉们的男儿本色。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忠”“义。

  “忠”是指对国家或者是人没有私心,忠心耿耿。林冲的妻子为了不受高俅之子的凌辱,宁死不屈,上吊自杀。这不就是对自己丈夫忠心的表现吗?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对自己的班集体、学校忠心。集体活动一定要尽心尽力,不能故意破坏,有损忠心。

  “义”字包含的内容就多了,有义气、正义等。《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就是讲“义”的。他们为了兄弟而冲锋陷阵;看见那些欺负老百姓的,丧尽天良的家伙就抱打不平;遇到豪爽的英雄就交义友。这些不正体现了他们的“义”吗?“义”字虽然简单,但却要我们一生去书写才能实现它。那些整天交狐狗朋友的总是说:“哥们儿就得讲义气。”但真正的义气不是替朋友欺负别人,它或许体现在严肃的战场上,战士用生命保卫国家;或许体现在平常的交易中;或许体现在一件小事中。

  如果我们能像《水浒传》中的好汉那样,完全做到“忠”“义”二字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能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到忠心、正义,如果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的人,哪么这个国家必会繁荣昌盛。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3

  看完了《居里夫人自传》,感觉确实是一本励志的好书,尽管本人已经早已变得百毒不侵,不再需要励志和洗脑的年龄,但还是把它一字一句的看完了。这本书很薄,而且包含了居里夫人为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写的传记,属于自传的部分就更少了,就这么少的内容还不是居里主动去写的,是在一个记者(麦隆内夫人)的强烈要求下写的。所有尽管是《居里夫人自传》却包含了她的自传和她为她的丈夫写的传记两个部分。书中涉及到了很多关于镭的发现的部分,讲述了发现镭所付出的艰辛(还记得在提纯矿石时的艰苦描述,还有身体受到辐射还在坚持着实验)和快乐以及缺乏资金的窘迫,镭的发现,会带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居里夫妇却把它献给了全人类,以至于自己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建立一个更好的实验室,还有去靠捐款。居里夫人因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曾两度获得诺贝尔奖,而且对科学的痴迷,与坚韧不拔,注定了她的伟大成就。对实验研究的陈述,不知不觉中在激励读者的意志。

  居里夫妇的人格是非常伟大的,邀其写自传的麦隆内夫人这样评价: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每隔一定的时期就会有一名男性或女性公民降生到人间,并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的贡献。玛丽.居里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她发现了镭,这不仅推进了科学的发展,还减轻了人类遭受疾病和增加了人类的财富。她的意志和极度热情的工作精神,对男性是一个挑战。爱因斯坦这样评价: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还要大...我对她人格的伟大越来越感到钦佩。

  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纯洁、她的严于律己、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大家最快乐的事情往往是童年时代,而且越是快乐的事情,越喜欢去回忆,越会有更多的笔触去详细描述,居里夫人对自己的童年描述非常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快乐在感染着你,那花、那草、那美景会在读者的脑海中清晰的勾勒出来。然而对于越是痛苦的事情,越会不想触及,这些不想触及的部分可能就是最大的伤痛,书中在自传时对丈夫的去世没有描述原因只是说是一场灾难,接着就是对带来的痛苦的描述,以至于我只知道她的丈夫不是正常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翻到书的最后去查居里夫人生平大事年表才知道皮埃尔因车祸去世。

  最后还要提及的是这本书翻译得非常好,尤其是对居里夫人的童年,以及居里夫妇郊游时,对景色的翻译非常优美,看得出译者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4

  《水浒传》时我国最早的长篇小说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是一部描写和歌颂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以发生在北宋末年的宋江起义为题材,生动地叙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塑造了一系列农民起义英雄形象,直接鼓舞了封建社会人民大众对统治者阶级的反抗斗争。它运用纯粹的白话,达到了绘声绘色、惟妙惟肖的艺术效果,确立了白话文体在小说创作方面的优势,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地位,对后代文学具有深远影响。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各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一百二十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分明而又统一连贯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晁盖、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水浒传》充满了官逼民反的悲壮和“替天行道”的豪情,是一曲“忠义”的悲歌。小说通过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全过程的描述,展现了北宋末年政治腐败、奸臣当道、民不聊生的社会面貌,在封建专制社会具有普遍意义。作为对社会全景式的描述,在政治的上层,有高俅、蔡京、童贯、杨戬等一群祸国殃民的高官;在政权的中层,有受前者保护的梁士杰、蔡九知府、慕容知府、高廉、贺太守等一大批贪酷暴虐的地方官;在此之下,又有郑屠、西门庆、蒋门神、毛太公一类胡作非为、欺压良善的地方恶霸。如此广泛的对于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是随着长篇小说的诞生而第一次出现。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完全通俗口音写成的长篇小说,它标志着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水浒传》的语言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充满生活气息。无论写人叙事,还是描景状物,其语言或细腻,或简洁,或夸张,或明快,都显得粗俊爽,雄健豪放。在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水浒传》是运用日常口语达到炉火纯青艺术境界的典范。

  《水浒传》不仅是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而且是中国古代英雄传奇的光辉典范。它以辉煌的艺术成就彪炳文学史册。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5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者以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生活展开描写,深刻的展现了当时拉丁美洲一个世纪以来风云变幻的历史。作者非常巧妙的运用了神话故事及民间传说展现出一个神奇的想象世界,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我无法像他们一样,那么深切的去歌颂《百年孤独》。任何一本书,在我这里,就是一面镜子,照见自己的同时,也照见了我们习惯漠视不见的事实。我在想,那些人他们悲戚的命运。他们曾经那么努力执着、那么夺目,却有一个那么荒诞和无聊的晚年。我由此又产生了害怕,怕我有生之年,来不及真真切切的保护我的父母,在物质上满足他们,在精神上支撑他们。

  我也深深的了解到一个现实。一个人,在有了爱和理想的时候,就有了孤独。我们愈爱,便愈发孤独。

  那么,今天这个日子,于我,虽然是一年中的唯一,但终归不会圆满。《百年孤独》的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他们的人生全部由童年决定,某一幕某一瞬间,就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这丰富而漫长的一生。走到最后,能忆起来的,也不过是那一瞬间的景象,只不过那一刻,已不带任何情感,就好像,那一刻一直跟在他身边,而他,才是一直迷失的人。

  我希望我能不像他们一样,在生命的进程中,执着于最初的不圆满,一直迷失下去。

  打开那颗心,拥抱这世间的好,做个注定不圆满,却满足幸福的人。

  这就是生日的感言吧。不祝自己生日快乐,却祝自己豁达知足。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6

  小老虎聪聪是个不爱学习的小孩,他总是捣蛋,经常旷课,老师和家长都拿他没办法。

  聪聪自己也很烦恼,因为他觉得读书太没意思了,“读书”这两个字刻在他的心里,让他感觉特别喘不过气来。

  虎妈把聪聪的表现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天,虎妈把聪聪叫来,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每天都是捣蛋、旷课。经常这样怎么行。长大后就不能赚钱养家,只能靠别人混日子了。你要不这样,一个学期内,我希望你能每天坚持上学,不旷课,不捣蛋,考试考高分……如果你能做到这些,我就满足你一个愿望!”

  “真的吗?太好啦,我的愿望是不用上学,耶!”聪聪乐得一蹦三尺高。

  “这孩子真是越来越无法无天了!”

  虎妈是想通过这个承诺来让聪聪明白读书的好处,在努力的高分时,自己也会渐渐喜欢上学习的。“聪聪太小,还不懂。”这是虎妈的观念。虎妈不知道这个计划能不能成功,不过也得试试。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聪聪果然做到了虎妈提出的要求,虎妈也要实现聪聪的愿望啦,虎妈叹了口气,说:“儿子,你下学期不用上学了。”聪聪跳着到虎妈面前,说:“妈,我要上学,因为现在我太爱上学了。我要改愿望,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以前调皮捣蛋的聪聪了,我要加油!”

  虎妈的眼睛里发出无限的光彩,抚摸着聪聪的头说:“你真乖!”

  虎妈的办法成功了,最高兴的肯定是她啦!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7

  说到《水浒传》大家都应该知道吧,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最早用白话写的章回小说之一,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讲的就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个好汉在梁山起义,四处征战的故事。本书详细描述了起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情节曲折,引人深思。他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罪恶,热情歌颂了人们的革命斗争。它不仅描述了一个个作恶多端、欺压百姓的害民贼,更赞扬了一位位劫富济贫、铤而走险的好汉。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当然就属及时雨——宋江了。

  宋江原为山东一刀笔小吏,字公明,绰号呼保义。面目黝黑,身材矮小,平素为人仗义,挥金如土,好结交朋友,以及时雨而天下闻名。私放晁盖,在浔阳楼题反诗而被判成死罪,还好梁山好汉及时搭救,坐了副头领,带领起了起义军。他为人仗义、善于用人。我从心里佩服宋江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我也要多多锻炼自己的领导力,多多结交朋友。

  其中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是武松打虎了。这个片段讲述的就是武松回家探望兄长,途径景阳冈,在饭店饮酒十八碗,醉后想继续前行,酒家劝他勿行,可他执意前行,结果真遇一大虫,武松奋起平生之力双拳将虎打死,为当地除去一害。看完以后,我非常敬佩武松。我觉得武松身上有一股必胜的劲,如果我在学习上有这股精神的话,学习肯定还能有很大的提高。可是我平时碰到困难就退缩,看到不会做的题目,就叫爸爸妈妈帮忙,不肯自己动脑筋,长久之后我养成了坏习惯。从今天起我要学习武松的那股必胜精神,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多动脑筋。

  最后,水浒传具有极高的艺术性,我们可以学会许多描写的手法,加强写作能力。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8

  中国四大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着。《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 篇29

  一个几经磨难、几经考验名叫奥利弗·退斯特的孤儿流离在伦敦街头,流浪在他的生命旅程里。他在生命的旅程中曾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小小奥利弗对自由的追求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永不会泯灭。

  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页书合上,小奥利弗那真挚、纯朴的笑容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好像在向我倾心诉说:“我是从贫民习艺所逃出来的,那是贫民的监狱。在伦敦我又被迫加人罪恶累累、堕落不堪的小偷、强盗、亡命之徒的行列中。但我没有丧尽天良,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我的心在流泪啊!命运,你为什么这样考验小奥利弗?他还小,他没有理由承受这些不幸,为什么?为什么你要和他做对?

  小奥利弗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因为好人总比坏人多。南茜小姐、恰利、贝茨的心肠是好的,他们为什么要当小偷,这是他们的生活条件造成的。且不说教区干事班布尔先生的虚伪,也不说老犹太弗根的狡猾,更不说诺亚和夏洛特的自私,仅赛克斯的十恶不赦,就让你惊奇不已。还有可亲的布朗先生、露梓小姐……总之,这些人给小奥利弗带来了这个年龄不该有的苦恼和应有的欢乐。

  在这篇小说的作者狄更斯生活的那个年代,是英国的军事上、经济上最发达的时期。但为什么有那么多像小’奥利弗那样吃不饱、穿不暖的孤儿呢?这篇小说像一面明亮的镜子照亮了英国每个角落,有力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资本主义的不平等。这篇小说在抗议英国的法律置贫困潦倒的穷人和他们的孩子于不顾,英国政府正指望穷人千方百计逃避习艺所的命运,从而假惺惺地宣称:是穷人自己不愿接受救济!

  我的感受还有很多,就让它们化为我对小奥利弗的同情永远存在我的心里。

【关于名著读后感1000字】相关文章: